【资料图】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时节。连日来,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抢抓农时、人机齐上,开展水稻插秧作业,掀起一波水稻插秧热潮。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新款高效插秧机正在三口镇良富家庭农场的稻田里来回穿梭,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后铺在田里,很快,水田便都披上了“绿装”。正在操作插秧机的黄山区三口镇良富家庭农场管理员魏斐兴奋地说:“今年我家种了1500多亩水稻,用了这台插秧机速度快多了。我们从早上6点半到下午5点,一天能完成30亩左右。这里目前有400多亩,10天左右就能结束。”
眼前的这些绿油油的秧苗,全部来自农场主魏良富自家的农场。通过采用“工厂化育秧”技术,培育出来的秧苗整齐、出苗率高,可有效解决传统水稻育秧出苗时间长、产量不稳定等问题。魏良富告诉记者,自己正在探索建设智慧型农场,升级改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明年开春就能实现从秧苗摆盘、浇水、施肥、输送等环节智能一体化控制。
农业大户的机械化、智能化道路越走越宽,但是在皖南山区,一般农户的稻田仍处于零散、分散的状态,还有部分深陷田,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难以派上用场,所以目前仍然采取人工抛秧或者是撒稻种的方式。“两个人在田里,一个撒稻种,另一个拖沟,一天也能撒播80亩田左右,这速度也不慢”。正在田间忙着指导工人撒种的三口镇农户左四八说道。
人工下秧的单位时间效率其实并不低,机械化种植的优势要在更大的耕种范围内才能得以体现。据了解,机插秧不仅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还更有利于秧苗的生长。机器插秧时组距行距都是标准的,通风透气,利于秧苗的茁壮成长,对于水稻后期的倒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口镇以强村公司为抓手,流转、整治撂荒地206亩种植水稻,购置高效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稻谷烘干机等各类农机,以略低于市场价的费用,给农户提供代耕代种、全程托管、育秧、插秧等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水稻集中化育插秧全覆盖,努力提高水稻种植的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益。目前,公司已和农户签订了1500多亩的育秧插秧订单,业务范围也拓展到周边乡镇。
据三口镇强村公司—黄山聚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法人 张满发介绍,目前,强村公司有几种模式,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大托管,有直接到我们这育秧的,或者是说临时请我们去帮他代耕代钟这些服务的,也有全程托管给我们的,收费标准是参照市场价的略低于10%,不超过20%,针对脱贫户我们会降低到30%。
今年,三口镇计划播种水稻1.1万亩左右,预计稻谷总产量达到5千吨以上。(何艳 周晓霞 高美多 )
上一篇 : 工商银行的信用卡最多可以透支多少?工行信用卡哪个卡比较好?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