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7-31 16:12:48 新浪

供应链物流是以物流活动为核心,协调供应领域的生产和进货计划、销售领域的客户服务和订货处理业务,以及财务领域的库存控制等活动。包括了对涉及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和管理活动和全部物流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也包括了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客户。

京东物流供应链客户收入增加


(资料图片)

5月11日,京东物流公告,收入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74亿元增加34.3%至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367亿元。总收入的增加乃由于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及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增加。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毛利及毛利率分别为人民币16亿元及4.5%,而2022年同期的毛利及毛利率分别为人民币15亿元及5.3%。

研发开支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743.6百万元增加21.5%至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903.8百万元。该增长主要归因于德邦集团合并的增量。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录得的亏损为人民币10亿元,而2022年同期的亏损为人民币14亿元。

公司的单客户平均收入(「ARPC」)的由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110,762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32,894元,同比增加20.0%。

供应链产品的发展方向

“N+1+N供应链金融”产品相对传统金融机构同类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做到下游经销商的全覆盖,尤其在处理小、急、频应收账款资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应收账款融资,需要人工验证单据真实性、交易确定性以及买方付款能力,操作成本平均每笔高达10万元,而中小企业的平均融资额度是11万元。

传统金融机构为核心企业提供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只能覆盖头部几家到几十家企业,对于小额分散的应收账款,不愿费时费力,导致规模巨大的长尾部分得不到覆盖。

用技术创新带动成本大幅下降,才是长尾问题的解决之道。供应链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风控手段,建立全电子化的在线交易平台,一切操作线上完成。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完全可以覆盖长尾市场。

线上化后可实现上线使用情况可视化,额度、账期及定价可视化、融资还款情况可视化及风险控制可视化。可帮助核心企业多方位了解融资主体的信息,建立与经销商之间更为优化的供应链整合,有效缩短信息反应周期,高效管控风险。此外还可以平衡生产和运输能力,极大地缩减库存,从而更为有效地监控业务运营,实现“透明管理”。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供应链物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近年来,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稳定成为我国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也是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市场竞争已逐渐从单一客户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内部的企业联系也愈发紧密,链条上任何一个企业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健康运行,甚至出现“断链”。因此,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应链金融通俗来说就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其融资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等。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将以往单个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并为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金融保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冯德良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金融服务更多依托主体信用,大型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而供应链金融着眼于提升数据信用与物的信用的比重,通过证明交易的真实性和货物的真实性,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高效稳定、促进现代流通体系提质增效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国家在金融支持实体企业发展方面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要求相关主管部门、银行、地方政府等出台相应政策,服务中小企业。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就是围绕核心企业,解决供应链上的资金融通问题,提升了供应链内中小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冯德良说。

随着我国构建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步伐的不断迈进,供应链金融也日益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界的重视。甘肃、云南等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在2022年出台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文件中,也都谈到了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保障供应链金融标准化等内容。

行业问题亟待破解

不过,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分会编写的《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对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境作用有限,不少中小企业由于供应链协作程度不高、分布碎片化等原因,依旧被排除在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服务体系之外,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而在宏观方面,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信用体系,企业数据分别掌握在多个部门手中,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充分评估企业信用,阻碍融资进行。“例如,在日本,大部分融资和支付业务都通过票据业务完成,正是由于日本的信用体系的透明公开,所以银行和企业所出具的汇票都能够成为有信用保障的支付工具,贴现和流通都非常便捷。而在国内,目前没有一个完善的基础信用体系,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必需的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等缺乏基础信用作为支撑。”冯德良说。

同样,明确监管机制也是发展供应链金融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冯德良指出,重大的暴雷事件会对整个信用体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2012年的上海钢贸诈骗案就是通过仓单质押贷款进行重复质押,导致了大批企业与银行撤出存货融资领域,造成恶劣的影响。“所以,我国在鼓励支持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做出‘加强核心企业信用风险防控’‘严格防控虚假交易和重复融资风险’等规定,保证供应链金融在相关部门监管下规范有序的运行。”

他认为,构建金融机构与产业企业、科技企业等主体间的合作生态圈,创新打造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与产品,是促进我国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的举措之一。信用和风险管控是供应链金融最基础的要素,要形成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模式,就必须要求企业通力合作,形成各方认可的信用体系与风险管控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互信互惠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科技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已经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日前,在唐山曹妃甸召开的第六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就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呈现了来自各方的声音,也为供应链金融科技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储雪俭在会上表示,数据驱动成为发展运力供应链金融监管的关键手段,“数字信任”适用于解决信用融资监管范围、监管质量、监管效率和监管反馈等方面的问题,为监管信用构建及融资增信提供新思路。然而,以数据驱动供应链金融需要得到技术的保障,当前的技术还不能保证交易数据、物流执行数据的及时采集、透明合规与不可篡改。所以,完善物联网、区块链等相关技术,是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字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过他也表示,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引领物流金融服务数字化发展,为供应链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未来,随着供应链金融与科技融合的不断加深和成熟体系的建立,供应链金融势必将依托数字经济这个底层框架,以产业互联网为突破口,构建技术引领驱动力,创新金融对产业的托举作用,稳住中小企业生命线,提升供应链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内在韧性和外在粘度。

《2023-2028年中国供应链物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上一篇 : 注意!京津冀等多地或现雷暴和短时强降水 强对流来袭该怎么办?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