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在故宫古建筑中的科学运用

2023-09-01 09:03:43 科技日报


(资料图片)

紫禁城内的宫殿建筑不仅雄伟壮观,油饰彩画更让其绚丽夺目。这些油饰彩画遍布于故宫古建筑的立柱、门窗、斗拱、梁枋、屋檐、天花等木构件的表面,犹如华丽的外衣。而外衣的“内胆”,则是地仗。

地仗是由血料、砖灰、面粉、桐油、麻等材料调制而成的灰浆层层叠加而成。地仗包裹在木基层的表面,有利于避免木构件遭受日晒、雨淋、虫咬等破坏。其中,血料由新鲜的猪血与石灰在常温下配制而成,其配置过程包括三步。第一步将猪血过筛:从市场上购买新鲜猪血,用丝瓜瓤或稻草用力搓揉,将血块搓成稀血浆,然后过铁纱网,去掉其中的血丝和杂质。第二步泼石灰水:将块状的生石灰置于桶中,注入约石灰4倍重量的清水,均匀调制成稀浆,再过40目铁纱网,制成净石灰水。第三步制成血料:将净石灰水倒入过筛后的血浆内,边加入边搅拌,使得石灰与猪血中的蛋白质充分作用,然后再放置在阴凉处2—3小时,即制成色紫、黏稠状的血料。血料为碱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干燥性能和黏结性能。

血料在地仗灰中的运用,包含了丰富的科学机理。血料在制备过程中,其中的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分解,与灰浆中的钙离子产生交联,将灰浆中的氢氧化钙、碳酸钙颗粒紧紧连接起来,因而有利于提高地仗的黏结性能。血料加入灰浆中,因两者化学作用产生的小气泡充斥在灰浆中,可以使灰浆颗粒均匀分散,从而增强地仗的和易性。血红蛋白中羟基、氨基、羧基等活性官能团,可与灰浆材料形成防水的胶合键,增强地仗的防水性能。猪血中的血红蛋白既有亲水基又有亲油基,其亲油基可与灰浆中的桐油较好的融合,亲水基可与灰浆中的水分结合,从而在灰浆中形成网格结构,有利于地仗防裂。血红蛋白中的阴离子基团及亲水性基团,可以使灰浆颗粒之间产生静电排斥力,有利于释放灰浆中的游离水,从而使地仗可以保持干燥。

血料在故宫古建筑地仗施工中,有着丰富的运用,“一麻五灰”是常见用法。“一麻五灰”工艺的特点为:从木基层到地仗的最外层,主要用五种灰浆、一次麻。五种灰浆均为油满、血料、砖灰按体积比配置而成。此处的油满是由灰油、面粉、石灰水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满”即各种材料配齐的意思;灰油则是由生桐油、土籽面、樟丹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熬制而成。在地仗施工过程中,油满为主要胶结材料,血料为辅助胶结材料。

另外不难发现,从木基层向外的各层灰浆,使用的血料与油满的比例逐渐增大。由于血料的黏结性能不及油满,因而这有利于逐渐减小灰浆的黏结力,使得靠近木基层的灰浆黏结力最大、最外层灰浆的黏结力最小。这种配比变化的灰浆,有利于地仗层紧紧包裹在木基层表面,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且避免了地仗层与木基层的剥落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猪血在故宫古建筑地仗中并非自明代就有,且与牛羊血有明显区别。之所以不用牛羊血,是因为牛羊血料黏结性能、和易性能较差;猪血料中油脂成分较多,各种性能较好。

根据退休工匠的介绍,故宫内清早期及更早之前的地仗,其各层灰浆并未使用血料,仅仅是调整油满的材料比例,地仗表面呈黄色,又被称为“净满地仗”;由于清政府的逐渐没落,地仗灰中大量使用面粉价格高昂,于是宫中参考民间地仗的做法,在地仗灰中掺入血料,保留了部分油满,地仗表面呈墨绿色。两种地仗相比,净满地仗极其坚硬,而含猪血的地仗有着多种良好的性能。

综上可知,猪血在故宫古建筑地仗中的科学运用,是我国古代工匠丰富经验、卓越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上一篇 : 青松建化:8月31日融券卖出33.68万股,融资融券余额2.33亿元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