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战“三夏”保粮仓

2023-06-12 18:29:19 安徽经济网

加快抢收进度,防止小麦受潮变质,减少产后损失,确保夏粮丰收到手……近期,安徽各地全力以赴做好小麦等夏收作物的抢收工作,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资料图片)

当前,正值农业生产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把“三夏”生产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三夏”的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科教体系资源优势,为打牢粮食丰收基础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助力夏粮丰收到手、秋粮播足管好。

“夏收”颗粒归仓

夺取夏粮丰收,对于稳预期、提信心、促发展至关重要。统筹利用好各类资源,协同推进“三夏”生产与农业技术指导、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民中职教育工作相衔接,及时开展农技指导服务,科学安排农民培训。做好机收减损指导培训,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协调农技、农机、农广校等部门,开展夏粮机收减损农机手培训,指导农机手正确调整机具,合理调配机收速度、收割宽度、转弯半径等,确保各项减损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降低机收损失。指导农民科学有效应对“烂场雨”,抢排积水、抢抓田管、抢时收获、抢晴晾晒,减少产量损失。

5月下旬,安徽夏粮自南向北开始收获,随即遇上连续阴雨天气,这也是安徽近十年来麦收期间遇到最不利的天气。面对雨情,安徽上演“龙口夺粮”,分阶段连续打“阻击战”,赶在降雨前将雨区成熟小麦全部收获归仓。其中,安徽启动小麦抢收应急预案,与未收获地区展开区域合作,从安徽省内其他地区及周边省份调集收割机开展应急作业。截至6月9日,全省已收小麦面积4248.7万亩,进度为99%。当日收获面积75.8万亩,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1万台。宿州进度过九成,其他各市麦收结束。

“夏种”应播尽播

“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6月9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做好农技推广服务和农民培训助力‘三夏’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准确把握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助力“三夏”生产的关键点和切入点,迅速行动、主动入位,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作用,结合地区主导产业和农民种植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技指导、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及时把关键实用技术送进田间地头。

做好生产条件创设,保夏种稳步推进。夏收后要立即为夏种生产创造条件,各级农技人员要开展以包村联户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做好夏收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秸秆还田离田和秸秆残余物清理作业,在适宜地区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等绿色增产技术,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播种质量,实现应播尽播。在大豆玉米提单产种植县,要围绕品种筛选、良机良法等做好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发挥农业科技示范户、高素质农民在良种推广、技术集成、绿色生产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种植户技术技能水平。

“夏管”有力推进

做好灾害防范,努力实现夏管“龙口夺粮”。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多发重发期。各级农广校、农技推广机构应及时开展防灾减损等应急培训,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的公益性机构实行先培训后付费,培训时长累计计算。要指导培训农民加强肥水管理,做好应对高温、干旱、暴雨、早霜等气象灾害预案和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大小斑病等病虫害防治,努力实现“龙口夺粮”“虫口夺粮”。

抓好夏种农作物后期田间管理,密切关注各种病虫草害的发生动态,做到早防早治,实现虫口夺粮;全力抓好合理施肥、除草保墒、防治病虫害等预测预报,为农户提供精准数据参考;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夏种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田管实际问题,切实保障“三夏”用种、用肥、用药安全。

上一篇 : 警察暴力执法致非裔少年死亡 美国奥罗拉市爆发抗议示威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