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歌起陂头正插秧,梯斜篱外又劙桑”。四月的黟县宏潭乡,一辆辆机械插秧机满载着翠绿的稻苗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春播生产田园景象。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临近谷雨节气,该乡全面推进再生稻秧苗入田栽插工作,为今年粮食生产开好头,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全力打造黟县山区“粮仓”。
在佘溪村绿农家庭农场再生稻秧苗基地内,农场负责人方国文一边搬运再生稻秧苗一边对笔者说:“去年农场种植再生稻150亩,两季产量达到1500斤,产量很好,所以今年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到500亩,持续优化水稻种植的品种,预计可以增收87吨粮食,增收近22万元。”
据了解,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也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具有省时省工、增收增产、减肥减药等优点,产量非常可观,特别是第二茬收获的稻米口感和品质非常好。
“一台插秧机一天可栽插50亩田,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力,大大缩短耕作时间。全程机械化作业能使插秧更整齐,秧苗栽插的深度与肥料用量更精准,水稻的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方国文说。
此外,为了切实提高机插秧出苗的整齐度和出苗率,助力粮食生产安全。今年,绿农家庭农场还开启“工厂化”集中育秧模式,通过科学育苗让育秧不再“靠天吃饭”,大大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
“农场去年种植的单季稻平均亩产量在1100斤左右,而再生稻平均亩产量在1500斤左右。今年开始的工厂化育秧,统一完成药剂浸种、催芽、播种、秧苗管理等各项生产环节并进行机械化管理,再加上农技专家的上门技术指导服务,手把手指导我们种植技术,我相信今年再生稻的产量会更加可观。”方国文笑着说道。
“下一步,我乡将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推广再生稻等优良品种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实现全乡粮食作物优质品种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通过技术升级有效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宏潭乡党委书记唐飞鹏表示。(王伟)
上一篇 : 泗县泗城镇: “心服务”催生项目发展“新动能” 天天通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