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海全市疫情近几天呈下降趋势,其中单日新增报告100例以上的街镇已经连续3日降低,社区扩散得到有效遏制。再加上特斯拉上海工厂提前复工的消息,让大家看到了“解封”的希望。
不过,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在超过二十天的“全域静态管理”下,当前保险、私募、信托等一系列金融产品的销售活动均被迫取消,而叠加疫情的外溢影响,长三角多数地区也实施了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影响不小。
“现在客户基本都在忙着搞团购,顾着小家庭的伙食,还哪有心情听我们推荐保险产品。所以这段时间我基本都在家里休息,在刚开始封控的时候我做了一次视频理财课堂的直播,那时候有上千人来听,客户和意向客户都比较积极,但现阶段肯定不会再开直播了,因为大概率是没几个人听了。”4月19日,上海一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营销总监谢芳告诉记者。
据谢芳透露,她所住的小区位于普陀区长寿路,自封控以来也有二十天了,虽然小区的整个物资保障比较充足,邻里间也都彼此互相帮助,但也仅限于在生活上的互通有无,至于涉及工作方面,各个小区微信互助群都不讨论。
作为全国私募机构集中地的上海,当前私募市场也是一片萧条,多家做一二级市场乃至量化投资的机构负责人都对记者表示,居家办公期间无法面见客户,产品设计和发行都得延后。
逆势卖新产品效果不佳
“在足不出户的前提下,是没有办法开拓新客户的。存量客户在本月投保的积极性几乎没有。我们也和江苏、浙江等地分公司的同事交流了一下,基本情况都差不多。”谢芳向本报记者感叹道。
在谢芳看来,作为保险营销“大军”中的一员,对于那些拥有二十余年的保险销售经验且基本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层级,当前的疫情并不会对其产生太大的影响;不过对于很多初级营销员或者从业年数少于五年的人而言,本轮疫情的影响可能比以往的每一次都要大。
“在2020年初的时候,虽然全国都实行了严苛的出行令,但是整个物流体系和物资保障都是充足的,而且由于新冠疫情初发使得人们对于商业健康保险的投保意愿大大提升,通过线上方式很多流程都能走完。但这次上海出现的疫情则是封控区域内不仅居民足不出户,而且一开始物流供应也阻断了,现在虽然在慢慢恢复,但是人们还是在尽力想办法保证物资充足为第一要务,所以很少有人关心金融投资产品。这对于上海这个以金融服务见长的城市来说,影响会比较长,我们都希望能尽快回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谢芳称。
有市场资深人士分析指出,从往年行业销售的规律来说,三四月份都是保险销售的旺季,天气逐渐转暖,人们正宜出行,探亲访友、自驾旅游等是热门活动,对于保险的需求也很丰富。但目前疫情下的长三角地区,金融产品销售活动基本停滞了。
值得一提是,就在4月初,寿险市场上也有机构逆势推出新产品,不过新产品推出一段时间后在市场似乎并未激起反应。
“截至去年末,保险营销员的数量为640余万,相比高点已经减少约有三百万左右,这次疫情可能还会加速淘汰不能胜任的保险业务员。此前尽管银保监会发布了新的《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自保件、互保件两类保单虽仍禁止参与保险公司任何形式的业绩考核和业务竞赛等,但允许获得佣金,这被视作提升业务员留存率的利好,但具体效果可能还要等到半年后才看得到。”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精算博士王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私募调研募资被迫延后
保险销售市场如此,不过根据数据来看,上海保险销售市场的保费规模只占全国的不到5%。
4月20日,记者查阅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全国2月份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从总保费来看,全国总保费收入1.25万亿元,上海的当月保费收入为525亿元;从寿险数据来看,当月全国保费8783亿元,上海322亿元,占比较小,影响也有限。但对于私募市场而言,影响却不同。
今年2月中基协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全国存续私募基金规模已经达到20.28万亿元,首次突破了20万亿元。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到今年1月末,上海的私募管理人数量和管理规模继续领跑,位居全国第一,共有私募管理人4536家,管理基金数量为36001只,管理规模为51670.32亿元;另从管理基金规模来看,前5大辖区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东省(除深圳)和浙江省(除宁波),总计占比达70.02%,高于12月份的69.93%。
“私募市场活动受限,影响肯定会比较大,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会有滞后的反应。仅上海的私募机构就占据全国四分之一,再加上江浙皖三省占比可能要超过四成,因为私募活动并不局限于一地,而是要经常调查考察上市机构和项目以及全国拜访客户,因此在当前一切的投资活动都得延后。”4月20日,上海一家做一级市场项目融资的私募合伙人丁凌对记者表示。
而另外新落户在上海虹桥商务区的二级市场私募公司研究员凌伟(化名)则告诉本报记者,疫情管控期间除了不能出差和去上市公司调研,还有就是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人意,这会直接影响投资人的心态。
“包括对外发产品、路演活动和大客户机构拜访都不方便,现在都是用集团的自有资金做投资。从最近几天券商板块的表现来看,疫情的冲击不小,因为券商的投行部门和我们一样,都要去市场上找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收入来源。”凌伟受访时坦言。
一家注册在上海静安区的专做债券市场量化投资的私募老总许莹则告诉记者,疫情的影响肯定会有,首先是人员的薪酬和房租的费用必须得支付,之前上海政府发布的是针对国企的几个月房租减免,在上海外商投资的商务楼,房租还得交。“像我们做量化投资的,居家办公的影响是效率低下,在研发方面我们一定要聚在一起建模型探讨,这一块就没办法执行;在渠道开拓方面,现在客户也没心思投资,即使维持现有业务,新产品的开发也会延迟。”许莹表示。
受访中这些在上海金融服务业内长期工作的人们,他们都希望上海的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常。上海植信研究院院长连平此前曾预测,上海这次疫情或将在4月底得到控制,等无症状人数下降到三千人左右再慢慢开放人们的正常生活,预计降到五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