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透露,广东省在“十三五”期间筹集共有产权住房7.9万套,建成供应共有产权住房3.4万套,“十四五”期间计划筹建共有产权住房约14万套。
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不仅可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也有利于改善符合条件的人才、城镇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在粤工作生活港澳居民的居住条件,更有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
与保障房建设提速相对应的是楼市明显降温。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500次,9月调控次数达62次。尤其是近几个月针对二手房的调控成为主要方向,多个城市发布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机制,效果正在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为12575套,环比下降21%;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1000套,环比下降约40%;深圳成交二手住宅1765套,环比减少13.6%,成交面积169252平方米,环比减少13.4%……这些数据表明,房地产调控的威力正在加速显现,房价只涨不跌的逻辑也正在逐步被打破。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地产中介公司也开始准备“过冬”。有公司下发文件称,“受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为了保留核心资源度过寒冬,集团决定调整内地业务规模与架构,所有分公司都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作出适度收缩,目标在第四季度达到收支平衡。”
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经济形势晦暗不明的情形下,我国依然保持了对“房住不炒”的定力,这一点,从近期的相关政策和数据即可窥见一斑。
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美国taper和加息渐行渐近,同时,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之生育率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已失去支撑。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而不是不会说话的砖头。从这个意义上讲,要让老百姓实现“住有所居”,保障房建设必须快马加鞭。
楼市降温,保障房建设提速——这是可喜的现象,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推进共同富裕,就必须改变既有的土地财政逻辑,让“房住不炒”和“住有所居”成为现实。
未来已来。中国的房地产逻辑较之从前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炒房者应认清大势,保障房建设也应该进一步提速,让“住有所居”的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