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很多参会人员,都被一杯“零碳咖啡”吸引住了。
据现场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咖啡来自海南岛中部琼中黎母山,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也不使用农用机械,烘焙采取低碳方式进行,减少碳排放。”
而这杯“零碳咖啡”仅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绿色办会”的一个缩影。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风险,塑造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疫情肆虐任重道远,需要全球广泛参与、共同行动。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47个亚洲国家中已有25个做出了碳中和承诺,而在亚洲最大的7个经济体中,日本和韩国已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目标定为2050年,土耳其为2053年,中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为2060年,印度为2070年。
随着各亚洲国家和地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日益清晰,如何更积极地参与到行动中成为了关键所在。
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中发布的旗舰报告《博鳌亚洲论坛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2年度报告——绿色转型亚洲在行动》(下称《报告》)中,提出了亚洲国家和地区采取九大行动的倡议,以加快实现绿色转型。
李保东表示,亚洲在全球碳中和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亚洲国家和地区实现碳中和和绿色转型,需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需要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作为保障;需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气候援助资金加快补齐落地;需要得到更多的绿色技术支持与资金的投入。
绿色转型的三大驱动力
《报告》通过多层面多维度的分析以及生动的案例,既充分展现了亚洲国家实现碳中和的决心,也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绿色转型的三大驱动力,即绿色融资,绿色技术以及企业行动。
据《报告》披露,亚太地区的绿色债券发行量排全球第二,占2021全球发行总量的22.6%,而欧洲占比为46.8%,北美为21.6%。在亚洲发行的绿色债券中,39%以人民币计价,29%以美元计价,9.5%以欧元计价,6.5%以日元计价。
“绿色金融将涉及到数万亿美元的资金,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零排放的目标。”新发展银行代表 Tatiana Rosito指出,绿色金融不仅是在环境方面带来的收益,同时在经济上面也能够带来收益,绿色的投资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创造。
绿色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助力,也同样依赖于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突破。为此,《报告》中指出,太阳能光伏、风能、绿氢、生物燃料、节能建筑技术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将有力地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的能源转型。
在谈及实现碳中和中的企业行动时,德勤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谢安向记者指出,在关键行动领域中亚洲企业是非常务实的。
“以可再生能源使用百分之百的倡议为例,差不多有30%的企业是我们的亚洲企业,我们再看未来承诺我们的能效提升百分之百的倡议,亚洲的企业也差不多占到一半。”谢安举例说道。
“亚洲企业的行动是整个世界的气候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谢安指出,我们的行动在加快,但是离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来讲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亚洲绿色转型九大行动建议
随着亚洲各国和地区先后宣布了碳中和目标,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力量都在积极地采取行动。究竟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绿色转型?
为此,《报告》提出了九大行动建议,包括建立绿色增长模式、制定更具雄心的2030国家自主贡献以及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全面的绿色治理、逐步减少使用、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和交通电气化、形成碳定价、发展绿色金融、加大气候融资和绿色技术转移,以及加入国际气候变化倡议和平台。
《报告》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提出,亚洲各国政府需采取有利政策,包括绿色分类体系、绿色债 券框架和与 TCFD 相一致的披露要求,进一步促进绿色债券和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可持续债券和气候债券需要提供溢价以激励债券发行并培育市场。转型融资是棕色项目绿色化的重要手段。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向本报记者指出,要做好转型金融的体系,明确对转型活动的界定标准和披露要求;要有金融工具来支持转型的金融活动,需要一些政策来激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融资。
“中国的绿色信贷的余额到去年年底是16万亿,这是全球最大的数字,我们有全球最大的信贷市场。我们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过去6年大概是2万亿,绿色债券余额排名全球第二,从这两个领域来讲中国的绿色金融都在全球领先。”马骏介绍道。
而在加入国际气候变化倡议和平台方面,《报告》指出,鉴于一些全球性国际气候倡议和平台对绿色标准和披露要求有很高的门槛,可鼓励亚洲企业参与那些分享实践经验和讨论不同国家关切的国际平台和倡议,包括联合国框架下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和国际金融公司支持建立的新兴市场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协会组成的可持续银行网络(SBN)等。可以在这些平台和其他全球倡议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以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做出的净零承诺与全球雄心保持一致。
“我们亚洲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快速增长的承诺,目前我们还有很大空间要做,这样能够形成合力,肩负绿色发展绿色转型方面的责任。”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曹莉在介绍九大行动建议时表示。